我的城裡有你的街
外地視角的香港書寫
【他們的香港記憶中,有一條街,有一個人,始終閃耀著動人光點】
如有一個地方,去了無數次都好像首次踏足,猶如不斷變化的迷宮,那就是香港。——袁紹珊〈天神與天后〉
若一個城市的語言能法術般使草莓變成梨,它大抵沒有辦不到的事。傾城之際,那梨自己就是自己的神蹟。——言叔夏〈維多利亞港的梨〉
【香港文學館主編《我香港,我街道》續作】
《我香港,我街道》集合54位香港本地作家書寫香港街道,出版一年後,續作《我香港,我街道2》更引入外地視角,輯一「我的城裡有你的街」邀請曾經或當時居於外地的作家寫書寫與香港一條實存街道同名的外國街道,穿透名字背後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瞭解香港與外界的無形聯繫,例如台灣作家房慧真寫灣仔的太原街與台北的太原路,胡晴舫寫香港的第三街與紐約曼哈頓的第三街,澳門作家袁紹珊寫澳門天神巷與香港天后廟道。輯二「那裡的香港人」邀請居於外地的作家,寫香港一條實存街道上的一個人,包括台灣作家言叔夏、黃麗群、楊佳嫻、騷夏,與現居外地的香港作家廖偉棠、洪昊賢、沐羽、惟得等人。除了專業作家,輯三「我城漫遊」的作者群亦有香港舞蹈家、政治人物、社區工作者與素人學生,更能顯香港日常生活與庶民視角。
目錄
輯一
一頭虎斑貓藏身熱帶水果叢 / 房慧真
第三街的第三人 / 胡晴舫
天神與天后 / 袁紹珊
高街 / 黃愛華
路上 / 游靜
祝願道 / 楊彩杰
北京路和北京道 / 廖偉棠
大學之道 / 鄒頌華
像樹的記憶──記滑鐵盧 / 甄拔濤
水仙 / 駱以軍
赫德道與台基廠頭條──Her Majesty and Chinese H(e)art / 盧燕珊
渡日若渡海 / 李智良
輯二
維多利亞港的梨 / 言叔夏
如一段被遺忘的笑話,亞公角街 / 沐羽
蛻皮──觀塘·宜安街 / 洪昊賢
理想的書店──英皇道的小事情 / 寂然
皇后貶謫大道西 / 惟得
林在蘇杭街 / 黃麗群
世界小得像一條街 / 楊佳嫻
彌敦道十字路口(自己有苦自己鳩) / 楊天帥
西洋菜南街尋人記 / 廖偉棠
離開以後 / 騷夏
輯三
牛不能承受的輕 / 李儀
擊壤待渡 / 李顥謙
啞火 / 黃裕邦
石圍角的那條斜路 / 馮敬恩
城南道夏娃 / 王樂儀
新樂街 / 袁嘉蔚
界限街的花、書法和我 / 陳偉森
堅道以下荷李活道以上 / 黃大徽
西樓角路上的天橋 / 黃敏華
素服冷眼必嘉街 / 黃潤宇
電氣道 / 曾詠聰
隧道 / 蘇朗欣
上斜落斜 / 蘇偉柟
試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