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七年時間,我們以「土家」這個地舖空間作為社區基地,扎根在土瓜灣「鴻福街」一帶的社區,不料日子過著過著突然有一日和街坊一起成為重建受影響戶。
以往在地舖的社區生活說來夢幻,對做「社區嘢」的人來說簡直是浪漫。茶記作為每日飯堂吃到成為熟客是基本,老闆會為你煮滿桌生日餐就是非常驚喜,能將茶記變成活動場地舉辦各種放映會和分享會,很感恩。還有許多其實沒有「幫襯」到的店,例如是沒有車牌的我們和車房的師傅們,沒有要訂造白鐵風喉/不鏽鋼廚櫃的我們和工程舖的師傅們,都是因為吹水而建立起情誼。這些超越一買一賣的與小店的關係,加上厚面皮和創意,就有各種可能性發生。
這本書結集了團隊成員、「社區達人計劃」參加者、和街坊所寫的重建區小店故事,記錄一下小店和社區的「光榮結業」。趁「社區小店」未變成太稀奇的概念前,社區的可能性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