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歐歷史上爲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國,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發生了若干爲歷史學家所易于忽視的事件。這些事件,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却是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在歷史學家黃仁宇的眼中,其間的關係因果,恰爲歷史的重點,而我們的大歷史之旅,也自此開始……
一般史家認為的明朝滅亡之起點,如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去世,萬曆二十年(1592年)起長達六年的援朝鮮之戰,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間的「妖書案」,接下來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起的「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等。與這些年份相比,萬曆十五年(1587年)雖然有海瑞、戚繼光的去世,但終究只是無足輕重的一年,也即如其英文版的書名:無關緊要的1587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但黃仁宇提出與其他史學者不同的看法,指出此一年似是天下盛平,無重大動盪,實際上可能卻是明朝發展至盡頭而步向滅亡的一年。黃仁宇引用典籍,特別是《神宗實錄》,就此年中發生的立儲之爭和一連串使萬曆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作分析,研究發生在萬曆帝身上的變化。黃仁宇指出,雖然最後萬曆帝在種種問題上妥協,但他由此怠政三十三年,可能是他對抗無效之後,對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方式。
這本書融會了作者數十年人生經歷與治學體會,首次以“大歷史觀”分析明代社會之癥結,觀察現代中國之來路。《萬曆十五年》英文版在1979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被美國許多大學採用為教科書,另有法文、德文、日文等版本。在台發行迄今已多達二十餘版,是黃仁宇著作中最暢銷的一本。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萬曆皇帝
第二章 首輔申時行
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
第四章 活著的祖宗
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範官僚
第六章 戚繼光――孤獨的將領
第七章 李贄――自相衝突的哲學家
參考書目
附錄一
附錄二
《萬曆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
沈旭暉、趙善軒談黃仁宇及其《萬曆十五年》(上) (外部連結)
沈旭暉、趙善軒談黃仁宇及其《萬曆十五年》(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