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香港非政府機構發展軌跡(作者: 呂大樂)

郵費 Postage:
Free Shipping
出版社 Publisher: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 Author:
呂大樂
版次 Edition:
第一版 1st edition
出版年份 Publication year:
2010
國際書號 ISBN:
978-962-04-3000-8
頁數 Pages:
287
語言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書籍分享者 Book Sharer:
匿名 Anonymous
借書期 Book Borrowing Period:
一個月 One month
還書安排 Book Return Arrangement:
Loading...
Adding to cart… The item has been added

「福利」,在香港儼如一個沾上毒藥的名詞,每次提起,政府務必耍手擰頭,市民亦很刻意地與之保持距離,深恐給標籤為「懶人」。怎樣想,香港都是一處難以讓人聯想到慈善事業、社會福利的地方。但實際情況,卻是經常可以在緊急關頭,見到香港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襄善舉,對有需要的人施以援手。在福利慈善方面,香港人的表現一貫的實在。

結合這種低調的社會公益參與模式,原來是一個龐大的、充滿活力的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系統。社福機構是這個系統的核心部份,帶動市民參與社會服務。其實打從19世紀起,香港華人社團已籌組志願慈善機構,彌補殖民政府社會服務的不足。時光輾轉經過百多年,由殖民地時代步入特區政府管治年代,非政府社會福利服務機構仍保有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傳統,究其原因是它們能夠與市民建立信任,令人們相信參與志願團體的活動,可以真正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究竟這份信任感是如何建立的?本書將會總結這些福利機構所走過的道路,探討如何建立社會服務的傳統,中途遇過些甚麼困難,以及怎樣回應社會的需要。

目錄
序一 陳智思
序二 吳水麗
自序 呂大樂
前言
第一章 早期社會福利傳統:政府退居二線、民間團體當前鋒
第二章 社福改善生活素質:從救濟到社會服務
第三章 角色轉型:從提供服務到成為政府夥伴
第四章 常家作主:社會權利的雛形
第五章 創新領域:突破制度的限制
第六章 機構管治:鞏固社自的信任
第七章 自助組織:服務使用者的充權及挑戰
第八章 重新定位:回應新環境與新需要
第九章 社福品牌:輸出社會服務
結語
附錄一
附錄二
附錄三
参考文獻

試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