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in 12 books (作者: 徐承恩)

(未有書評 No reviews yet) 留下書評 Write a Review
郵費 Postage:
免借出運費 Free Outward Shipping
出版社 Publisher:
紅出版(青森文化)
作者 Author:
徐承恩
版次 Edition:
修訂版 Revised Edition
出版年份 Publication year:
2016
國際書號 ISBN:
978-988-8380-38-1
頁數 Pages:
222
語言 Language:
中文 Chinese
書藉分享者 Book Sharer:
匿名 Anonymous
借書期 Book Borrowing Period:
一個月 One month
還書安排 Book Return Arrangement:
Loading...

隨著本土意識及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一再成為全城焦點,
要在迷失及爭論中尋回身份,何不從源頭出發?
從歷史中找回香港本土意識的冒起及演變的線索,再決定今天該如何自處和定位!

歷史很多時都是由當權者編寫的,是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一直未有以香港人角度書寫的香港歷史,這些著作當中的香港人都面目模糊。

最早撰寫香港歷史的學者,多認同殖民地制度,在今日看來實在是過分偏頗。八十年代,香港的前途問題塵埃落定,中國的史學家的著作補充了殖民史觀的不足,但本身卻充滿中國民族主義的偏見。

在八十年代開始有一群受過現代學術訓練的學者以本土的角度編撰歷史,同時香港亦出現了一群土生土長的歷史學者。可惜他們的著作多早已絕版,而且以英文出版。

本書乃旨在填補這個空間,向以中文為母語的普羅讀者引介這些本土史觀著作,藉此以本土角度描述香港過去幾百年的歷史。此外,本書亦引介幾本並非按本土史觀寫成、卻能填補本土史的缺環之作品,以本土角度作出解讀。

作者無意僅僅將十二本著作的內容複述一次,而是運用這些著作的資料,按本土史觀描述筆者自己的香港故事。

目錄
孔誥烽序:香港史與命運共同體
王慧麟序:書寫自身之痛苦
庫斯克序: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自序
二版序
引言:呼喚本土史觀的香港歷史
第一章 華南海盜與香港史前史:安樂博教授(Robert Antony)的 Like Froth Floating on the Sea
第二章 耶教東傳與香港本土精英:施其樂牧師(Carl T. Smith)的 Chinese Christians
第三章 本土意識百年史:高馬可教授(John Carroll)Edge of Empires(帝國夾縫中的香港)
第四章 香港政治的治亂興衰:施易安教授(Ian Scott)的 Political Change and the Crisis of Legitimacy in Hong Kong
第五章 英治中華的憂鬱:文基賢博士(Christopher Munn)的 Anglo-China
第六章 華人自治組織的社會資本:冼玉儀教授的 Power and Charity
第七章 香港階級鬥爭史:陳偉群博士的 The Making of Hong Kong Society
第八章 香港精英與廣東自治:鍾寶賢教授的 Chinese Business Groups in Hong Kong
第九章 錯失了的民主契機:曾銳生教授Democracy Shelved
第十章 香港本土的保守面向:劉兆佳教授的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第十一章 怯懦而進取的本土抗爭:林蔚文教授的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Hong Kong
第十二章 民主回歸論的期望與失落:蘇耀昌教授的 Hong Kong's Embattled Democracy
大事年表

試讀 (外部連結)